杭州爭創世界一流!2022年浙江省高新區發展目標出爐
2020-01-07 09:38:433277
2022年浙江省高新區發展目標出爐
杭州將朝著怎樣的目標
努力前行呢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推動浙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近日,省科技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印發了《浙江省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浙江省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優化區域布局,到2022年,全省建成國家高新區11家以上,力爭工業大縣省高新區全覆蓋。
提升綜合實力,到2022年,現有國家高新區年度綜合評價排名力爭進入全國前50%。
杭州、寧波國家高新區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其他國家高新區建設成創新型科技園區,省高新區達到創新型特色園區要求。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到2022年,全省高新區技工貿總收入達到5萬億元,前2個主導產業產值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0%以上,主導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創新管理機制,建立精簡高效的高新區管委會機構,推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探索培育具有較強運營能力和資本實力并具有新型運營模式的運營平臺。
屆時,浙江將重點做好哪幾方面的任務?
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優化提升產業結構
每個高新區應明確不超過3個主導產業,圍繞細分領域做大做強1-2個特色優勢產業。各高新區要瞄準未來顛覆性技術,前瞻性培育1-2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
高新區要率先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地方稅收收入增量返還獎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地方財政獎勵等政策,率先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 “雄鷹行動”“雛鷹行動”“鳳凰行動”,引導推動區內企業在條件成熟時到科創板掛牌上市。
加強產業創新服務
2022年前國家高新區要布局建設樞紐型技術市場,省高新區要建成功能完善的技術市場。到2022年,有條件的高新區要設立創新引導基金,形成與風險投資、銀行投貸聯動、證券保險市場的有序銜接,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
提升創新驅動能力
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對年度綜合評估全國排名前50%的國家高新區、全省排名前五的省級高新區,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創新團隊、創新載體等方面給予省級科技專項經費2000萬元的組合支持。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高新區要圍繞主導產業,組織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支持區內企業積極承接政府科技計劃項目、加強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以“張榜招賢”等方式解決技術難題。
強化研發平臺建設
高新區要爭創國家、省級創新平臺和實驗室,積極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和新型研發機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優先面向高新區布局建設。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
高新區要對各類人才計劃進行整合優化,加大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支持高新區內人才申報省級以上重大人才工程,對業績突出或高新區建設緊缺急需的人才,可適當放寬學歷、職務、職稱、年齡等方面的要求。
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高新區和區內企業要積極申報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試點單位。高新區內科研院所轉化職務發明成果收益給予參與研發的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符合稅收政策相關規定的,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優化創新體制機制
加強高新區整合提升
支持有實力的高新區擴區或調整區位;同時,強化高新區對分園區的統籌協調和政策延伸覆蓋,完善被整合或托管產業園區和鎮街的GDP核算、稅收分成制度,形成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
支持高新區探索建設、運營、招商、管理和園區服務的市場化模式。支持高新區開發建設主體進行資產重組、股權結構調整優化,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區開發建設主體發行債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或者重組上市。
推動強化開放合作
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引導高新區建設“科創飛地”“人才飛地”,支持有條件的高新區布局建設跨區域合作園區或跨區域產業鏈。
深度參與國際科技合作
鼓勵國家高新區與全球創新高地建立戰略合作,設立開放式的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加速世界級創業團隊、資本、技術的雙向流動,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加快雙自聯動發展
建立自創區與自貿區聯動合作機制,構建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高技術產業和貿易物流對接、研發成果轉化等一系列聯動平臺。
保障措施
加大政策支持
切實保障高新區土地供給,各地級以上市政府在安排年度新增用地指標時對高新區給予適度傾斜。
對區內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等重大項目優先納入省重大產業項目庫給予用地保障。
在符合詳細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園區企業在自有工業用地上新建、擴建生產性用房或利用地下空間,提高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并減免相應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支持高新區內企業集體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支持區內電力用戶優選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
支持高新區按規定開展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減少或取消直接供氣區域內省級管網輸配服務加價。
完善人才服務綠色通道,支持按規定建設人才公寓,對引進的海內外高端人才,按規定實行落戶、居住、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
引進的外籍高端人才,提供入境、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
對符合條件的在高新區內就業或創業的人員,可按規定申請公租房租賃補貼,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未來已來,2022
讓我們一起沖刺吧
優化創新體制機制
Top